归雁

商飙鸣秋众木脱,雁鸿来作南州客。

不辞云汉涂路长,要识吴淞水天阔。

异乡虽云足稻粱,江湖实恐多矰缴。

同来兄弟无半存,强尔相呼整归翮。

东风杳杳吹晴沙,此日一举天之涯。

羽毛不犯塞上雪,曈昽岂识江南花。

洞庭一声夜漂泊,潇湘倒影春横斜。

长安故人断音信,一去十载忘还家。

雁乎雁乎尔归何太急,使我临风增叹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归雁》描绘了秋天雁南飞的景象,通过大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商飙鸣秋众木脱”以秋风的呼啸和树木落叶渲染出凄凉的气氛,为雁的南迁铺垫背景。接下来的诗句“雁鸿来作南州客”直接点题,大雁成为游子的象征。

诗中大雁长途跋涉,“不辞云汉涂路长,要识吴淞水天阔”,展现了它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然而,“异乡虽云足稻粱,江湖实恐多矰缴”则揭示了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危险,以及对故乡安全的渴望。

“同来兄弟无半存,强尔相呼整归翮”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以及对大雁能团聚的羡慕。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东风杳杳吹晴沙,此日一举天之涯”描绘了大雁翱翔天际的壮观画面,但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羽毛不犯塞上雪,曈昽岂识江南花”进一步强调了大雁对故乡景色的记忆,而“洞庭一声夜漂泊,潇湘倒影春横斜”则描绘了大雁夜晚在湖面漂泊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家乡春天的向往。

最后两句“长安故人断音信,一去十载忘还家”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久别无音讯的失落,以及自己十年未归的无奈。结尾处“雁乎雁乎尔归何太急,使我临风增叹息”以设问的方式,既表达了对大雁归乡的羡慕,也流露出诗人自己无法归家的深深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大雁南归为线索,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的怀念,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274)

张仲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 字:子渊
  • 籍贯:庆元路

相关古诗词

题谅上人巢云阁

上人身在虚空住,铁杖芒鞋蹋烟雾。

归来尘土二十年,沧海桑田几朝暮。

石林绀气春浮浮,翘然结屋居上头。

鹪鹩一枝亦自足,老鹤万里空相求。

上人阅世如幻境,空翠满身凌倒景。

五更风雨老龙归,至今尚觉袈裟冷。

上人是客云是家,云与上人同一涯。

手把挥拂上天去,一洗四海无尘沙。

形式: 古风

送云上人

孤城秋老万木陨,夜夜秋声到危枕。

长游政有山中人,振锡时当菊花近。

红尘如波渺沧海,沧海红尘几更改。

上人阅世如浮沤,头颅只有诗瘢在。

钱塘近可一苇航,钟陵王气连郁苍。

鸾翔凤翥久销歇,龙蟠虎踞今悲凉。

上人视身如电露,自谓无来亦无去。

人间兴废等如之,只合编茅在山住。

形式: 古风

送全上人

蜀中山水古所闻,知有五岳元非尊。

上人足迹半天下,锡端高曳衡湘云。

十年挂锡东海上,金峨雪窦晴相向。

灯分舍利塔畔光,钵共旃檀林下饷。

上人岁晏将何如,手持径寸摩尼珠。

剧谈似讷讷不讷,外貌如愚愚不愚。

上人此理知默契,所以不会唯深会。

二严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干了无外。

南还欲鼓湘潭柂,天地江山等么么。

自知浮世一化城,愿结跏趺面墙坐。

形式: 古风

题姚子章野航

我家雪舫大踰屋,君家雪屋宽踰舟。

四窗团团夜如水,月明满载无人收。

道人书声夜半熟,一襟清气清于秋。

我来叩舷歌白雪,隔江老树春浮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