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洪所作的《题方知县深澹斋卷(其一)》。诗中,诗人以"志士惜白日"开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珍视,以及有志之士对光阴的执着追求。接着,诗人以"达人鉴秋水"比喻智者洞察事物如秋水般清澈透彻,强调内心的澄明与智慧。
"千尺见底清,吾心亦如此"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明诗人的心境如同千尺秋水,坦荡无私,清澈见底。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卜子和张生两个历史人物,卜子在困境中坚韧不屈,张生在外劳累却能保持内心清明,以此来展现高尚的人格特质。
最后两句"漠乎至人心,先民以为轨",诗人认为这种至诚至真的内心品质,是古代贤人的行为准则,值得后人效仿。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