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泰山俯仰亭》由明代诗人汪坦所作,描绘了泰山之巅一座名亭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海右名亭在”,开篇即点出亭子位于泰山之巅,为名胜之地。接着“无如此独高”一句,以对比手法强调亭子之高,暗示其视野开阔,景色壮观。
“八鸿来荡荡,千古去滔滔”两句,运用夸张与时间跨度的对比,描绘了亭子周围云雾缭绕、鸿雁翱翔的辽阔景象,同时暗含历史的悠远与时间的流逝。
“斜日明岩雪,长风吹布袍”则将画面转至傍晚时分,阳光斜照在山岩与积雪之上,映射出一片金辉;长风拂过,诗人穿着的布袍随风飘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有怀浑莫语,搔首诵离骚”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心中涌起的思绪难以言表,只能通过吟诵屈原的《离骚》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俯仰亭及其周边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