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衢州孔明达官郡学得代送行次韵

三载分毡正学规,初心元不为穷饥。

官身恰似僧游锡,归面无惭妇织机。

霄汉故交为有后,山林遗老辱相知。

前程步步须珍重,岁晚江空人物稀。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三年来遵循严格的学术法则,最初的志向并非只为饥饿求生。
官职如同僧人手持的锡杖,回归时面对妻子的织布机并无羞愧。
旧日的朋友因我而感到有所依靠,山林中的老友也以相识我为荣。
未来的路每一步都要谨慎,随着岁月流逝,江边人物渐少。

注释

三载:三年。
分毡:遵循学术法则。
初心:最初的心愿。
为穷饥:只为饥饿。
官身:官职。
恰似:如同。
僧游锡:僧人手持的锡杖。
归面:回归时。
妇织机:妻子的织布机。
故交:旧日的朋友。
有后:有所依靠。
遗老:山林中的老者。
辱相知:以相识为荣。
前程:未来之路。
步步:每一步。
须:必须。
珍重:谨慎。
岁晚:年老之时。
江空人物稀:江边人物渐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送衢州孔明达官郡学得代送行次韵》。诗中表达了对孔明达赴任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三载分毡正学规”回忆了孔明达在郡学三年间遵循严谨的教育规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敬业精神。第二句“初心元不为穷饥”强调了他最初的志向并非单纯为了生活所需,而是有更高远的追求。

“官身恰似僧游锡”运用比喻,将孔明达的官员身份比作僧侣手中的锡杖,暗示他将以清廉自守的态度履行职责。接下来,“归面无惭妇织机”则赞美了他的家庭美德,表示即使回归家乡,面对妻子的勤劳持家,他也无愧于心。

“霄汉故交为有后,山林遗老辱相知”表达了对旧友的感激和对孔明达能得到山林遗老认可的欣慰,体现出深厚的友谊。最后一句“前程步步须珍重,岁晚江空人物稀”则是临别赠言,提醒他在未来的仕途中要谨慎前行,因为随着岁月流逝,人才凋零,更显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人的期许,也有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孔明达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道路的殷切嘱托。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剡县次韵石瑶林帅干春宴

岁君初领事,豹尾簇黄幡。

雪喜三番白,春才几日斑。

市盘妆菜活,宫胜压花繁。

便觉东风转,四山浮翠环。

形式: 五言律诗

剡县解雨五龙潭等处送神辞

稼如茨兮黍与粳,十日不雨兮彼苍。

御龙君兮徼祥,环嵊之土兮雨其滂。

焦捲发秀兮摇晚凉,田水泱泱兮秋风香。

旄倪舞歌兮饱有望,神之赐兮何可忘。

登山临水兮送将,神亦劳止兮归安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笑笑一篇代简答王之朝

□惠家狮儿,雪白真可取。

摩挲方脱怀,跳跃遍庭宇。

意在饱可饕,饲养如旧主。

无菜安有肉,无仓那得鼠。

怒眼如饥鹰,奋爪过虓虎。

撞破储粟瓶,翻倒生鱼釜。

谓可共淡薄,岂期遭慢侮。

今又饷修梅,惊走孩儿女。

筠篮未壁封,环哄争起舞。

狞于猿狖攫,慕其蝼蚁聚。

刑腥手濡血,渍蜜口流乳。

老齿本自疏,吞吮颇辛苦。

布衣惜如锦,□染濯不去。

非不知滋味,亦欲骄肠肚。

奈非素富贵,□舌崇贫□。

于我亦云厚,自料无报所。

聊以此为祔,免得交□□。

平生相忘契,笑笑一掌拊。

形式: 古风

酒边

茶瓯才退酒杯来,酒兴浓时杯复杯。

也须留取三分醒,要带明月清风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