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江南有古客,布衣狂而愚。

区区许何为,窃比莘野夫。

养素体良贵,顺适无觊觎。

宵旰觌黎民,戢戢愁釜鱼。

去古岁已迈,视今时已虚。

岂无圣贤心,坐看尔辈痡。

方来上下交,一以利所趋。

开心论道义,众口寻胡卢。

断断君子行,荡荡成疏迂。

尚志何栖栖,忍为尘土污?

箪瓢陋巷中,其乐颇自如。

不虑贫贱苦,且喜父母俱。

寒至十月交,雨雪已载涂。

念彼远戍卒,羡此山泽臞。

虽无五鼎味,那有三族诛?

吁嗟路旁人,何如赋归欤?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南有一位古老的客人,穿着布衣却行为狂放又看似愚钝。
他默默无闻,为何这么做,私下把自己比作那位隐居的莘野夫。
保持质朴的生活,他认为这是宝贵的,顺应自然,没有非分之想。
他日夜忧虑百姓,如同锅中的鱼儿般忧愁。
岁月已远离古代,现今的时代空洞无物。
他心中有圣贤的理想,却眼睁睁看着你们受苦。
他期待上下和谐,一切以利益为导向。
他坦诚谈论道义,却被众人误解为胡言乱语。
他的君子之道坚定而正直,但行事却显得疏阔不拘。
他坚守志向,不愿被世俗玷污。
即使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他也乐在其中。
他不忧虑贫贱,只庆幸父母都在。
寒冬已至,道路泥泞,他想到远方戍守的士兵。
他们羡慕山林间的清瘦生活,虽然没有丰盛的食物。
他虽无权贵的享受,但也不惧怕家族灭门之祸。
路边的人啊,为何不停下来考虑回家呢?

注释

古客:指古代或有来历的人。
布衣:平民百姓。
莘野夫:指隐居不仕的贤者。
养素:保持质朴。
觊觎:非分之想。
宵旰:日夜操劳。
黎民:百姓。
戢戢:形容众多。
视今时已虚:感叹当今世道空虚。
尔辈:你们这些人。
痡:困苦。
方来:未来。
上下交:上下和谐。
众口:众人意见。
胡卢:胡言乱语。
断断:坚定。
荡荡:正直。
疏迂:疏阔而不拘小节。
尚志:坚守志向。
栖栖:不安宁。
箪瓢陋巷:简陋的生活。
俱:都在。
十月交:深秋时节。
载涂:满路。
戍卒:戍边士兵。
臞:清瘦。
五鼎味:豪奢饮食。
三族诛:灭族之祸。
何如:何不。
赋归: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有感》,他以江南古人的身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诗中的“布衣狂而愚”描绘了一个看似狂放又质朴的古人形象,他自比于古代贤者莘野夫,强调修养身心、不求名利的生活态度。然而,“宵旰觌黎民”一句揭示了他对百姓疾苦的关注,感到忧虑。

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世风日下,许多人追求私利,忽视道义,使得君子之道变得浅薄而迂阔。他不愿随波逐流,宁愿在简陋生活中自得其乐,不以贫贱为苦,反而庆幸有父母在侧。他对戍卒在严冬中受苦的境遇深感同情,即使生活清贫,也胜过遭受政治迫害。

最后,诗人质问路边的行人,不如回归本真,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王冕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道德的坚守,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感吟

昨宵风雨多,新愁乱无数。

洛阳城西富贵家,旧时台榭今何处?

枯藤古树栖老乌,败垣荒草藏狐兔。

好花不见春风开,落花尽逐春风去。游子意何如?

荡子情何诉?但见金谷流,映带邮亭路。

三月四月杜鹃啼,往来客旅心凄迷。

落日淡,孤云低。

不如买取数斗酒,浩饮长歌高拍手。

一醉之后吾何有?世事纷纷付刍狗。

形式: 古风

杂吟三首(其一)

前日出东郭,寒冻未解围。

今朝开北牖,青草已满池。

飞飞群鸟欢,老木长嫩枝。

驰书报幽人,难得此良时。

休负头上巾,有酒且自持。

形式: 古风

杂吟三首(其二)

出门好山色,况值风日暄。

依依杨柳庄,郁郁桑柘村。

行游蹊路曲,如在故林园。

白烟横远屿,红花粲晴原。

人生岂无情,欲语已忘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杂吟三首(其三)

巢父诚辟世,许由真隐沦。

势利既已忘,天子不得臣。

栖身碧山中,洗耳清涧滨。

悠悠太古怀,坐看花鸟春。

所以后来者,可望不可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