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击柝》描绘了一幅深夜守夜人的画面。诗人以“击柝者”起笔,形象地刻画了在星光璀璨的夜晚,敲击梆子报时或巡逻的人。"夜天星正繁"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与深沉。
接下来,诗人通过“绛纱明燕寝”和“黄耳警豪门”,将视线转向贵族府邸,描绘出即使在深夜,宫廷和豪门也保持着警戒的状态,显示出权贵之家的奢华与戒备。
“雀鼠耗仓粟,豺狼踰塞垣”两句,运用比喻,揭示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艰辛,粮食被鼠雀偷食,边防可能面临外敌侵扰,暗含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
最后,“客窗求睡稳,嗟尔漫喧喧”表达了诗人对身处乱世中的人们的同情,他们难以得到安稳的睡眠,只能在喧嚣中度过长夜,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通过击柝人和豪门贵族的对比,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复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