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杂诗(其一)》由明代诗人朱纯所作,通过“圣道载六籍,文辞既昭宣”开篇,引出对古代经典著作中深邃思想与文辞的赞叹。接着,“云何千载下,坐使聚讼纷”,诗人感慨于千年之后,这些经典反而引发了众多争议与分歧。随后,“斲轮应心手,解牛奏砉然”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比喻技艺的高超和理解事物的深刻,强调了内在的领悟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最后,“傍观徒骇愕,至妙在不传”则表达了对真正高深境界难以言传的感慨,以及旁观者往往只能惊叹而无法真正领会其中奥妙的观点。
整首诗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反思为线索,探讨了知识传承、技艺与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深境界的不可言传性,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