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锐所作的《自长沙至桂阳途中杂诗(其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夜晚和早晨景象,展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首句“昨宿空泠岸”,写的是前夜在空泠岸边歇息的情景,空泠二字给人以清冷寂静的印象,暗示了夜晚的静谧。次句“滩声枕上听”进一步描绘出夜晚的特色,滩声入耳,如同催眠曲般让人心境宁静。
“今看樟木寺,岳色眼前青”转而描述清晨的景色,樟木寺的出现增添了山寺的禅意,而“岳色眼前青”则描绘了远处山峰的青翠,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云物犹潇洒,天人一杳冥”两句,诗人运用“潇洒”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飘逸之感,而“杳冥”则传达出天人合一的深远意境。
最后,“何因羡翀举,叩齿诵黄庭”表达了诗人对飞翔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道家经典《黄庭经》的虔诚,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途见闻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