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上元后赠刘子才

书台城西幽绝处,古木排霄草荒路。

空斋深夜四无人,维予二人听春雨。

我如病鹤子茁兰,长幼不同同少年。

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

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

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

形式: 古风

翻译

书台城西隐藏在幽深之处,古老的树木直插云霄,小径上杂草丛生。
深夜静寂的空屋内只有我们两人,倾听春雨的滴答声。
我像病弱的仙鹤,在兰草中成长,与你虽年长却仍似少年。
听见你朗读的声音如金玉相击,看你挥毫泼墨,仿佛山间泉水飞溅。
离别以来时间仿佛昨日,而我已老去,你不再是过去的模样。
期待来年你带着砚台参加考试,侧耳倾听殿试的第一声传唤。

注释

书台:古代的书斋。
幽绝:极其幽静。
古木:古老的树木。
草荒路:长满杂草的小路。
空斋:空荡的书斋。
春雨:春天的雨水。
病鹤:比喻病弱的人。
茁兰:在兰草中生长。
诵书:朗诵书籍。
落笔:下笔写字。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裹砚:携带砚台。
侧耳:聚精会神地听。
胪传:公开宣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学问氛围,诗人与友人在书台城西的一处幽绝之地,古木参天,草长而路荒,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夜深人静,只有他们二人独坐空斋,聆听春雨的声音,这种氛围让人仿佛能够听到时间的脚步。

诗中的“我如病鹤子茁兰”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自喻,亦透露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而“长幼不同同少年”则是说尽管年龄大小不一,但在学问上却能够齐心协力,如同少年一般。

接下来的“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两句,通过对友人诵读和书写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这里的“金应玉”和“山飞泉”,都是形容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文采斐然的美好境象。

“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两句,诗人感慨万千地表达了时光易逝和自我年华已逝的感伤。岁月匆匆,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而友人却依旧保持着昔日的活力和才气。

最后,“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则是对未来学问成就的期待与祝愿。诗人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自己能够继续耕耘学术,收获硕果,并且能够听到友人的佳音,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学问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友情珍视以及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中书胡舍人玉堂夜直用万里所和汤君雪韵和寄逆旅再和谢焉

紫禁仙人视草闲,宫云低到绮疏间。

玉妃为作回风舞,金炬高烧带笑看。

得句却嫌椽笔小,冲泥遣慰客毡单。

夜哦妙语锵鸾鹤,不觉梅梢霁日团。

形式: 七言律诗

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其二)

米山不知重,近见三两叠。

远者淡不真,眇与天相接。

晨光染红云,正向山外贴。

映出青万层,还与云俱灭。

形式: 古风

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其一)

节里少公事,底忙起侵晨。

望秋怯残暑,及此东未暾。

登山俯平野,万壑皆白云。

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形式: 古风

中秋月长句

西山走下丹砂丸,东山飞上黄金盘。

径从碧海升青天,半湿尚带波涛痕。

初辉淡淡寒不动,月华犹轻桂华重。

黄罗团扇暗花纹,蹙金突起双龙凤。

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

乾坤镕入冰壶里,万象都无只有光。

平生爱月爱今夕,古人与我同此癖。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