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赋凤仙花

菊婢标名,凤仙题品,纷纷随处成丛。

甚玉钗浑小,宝髻微松。

依旧花分五彩,毗陵画、总付良工。

谁为伴,鸡冠染紫,雁阵来红。玲珑。

英英秀质,多想是花神,剪綵铺茸。

却易分高下,难辨雌雄。

疑把守宫同捣,端可爱、深染春葱。

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鉴赏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赋凤仙花》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凤仙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这种花卉的独特情感和审美欣赏。词的开头以“菊婢标名,凤仙题品”起笔,将凤仙花比作侍女和仙子,赋予其高贵的身份。接着,词人通过“玉钗浑小,宝髻微松”的形象,描绘了凤仙花的娇小玲珑和自然之美。

“花分五彩”、“毗陵画”等词句,赞美了凤仙花的色彩斑斓,如同工艺精湛的画卷。随后,“鸡冠染紫,雁阵来红”则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花色的变化和层次感。在词的中部,作者进一步强调了凤仙花的秀美品质,认为它仿佛花神亲手编织的瑰丽图案。

“易分高下,难辨雌雄”一句,既写出了凤仙花的繁茂,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接下来,词人想象花神与守宫仙女一同捣药的情景,表达了对凤仙花深深的喜爱之情,以及其颜色如春葱般的清新。最后,词以“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收尾,描绘了凤仙花随风飘落的场景,寓意其生命的轮回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凤仙花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词人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无俗念

等闲屈指,算今来古往,谁为英杰。

耳目聪明天赋予,怎肯虚生虚灭。

去燕来鸿,飞乌走兔,世事何时歇。

风波境界,大川不用频涉。

踏遍万户千门,五湖四海,一样中秋月。

正面相看君记取,全体本来无缺。

空里非空,梦中真梦,莫对痴人说。

便须骑鹤,夜深朝礼金阙。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木兰花慢.寿侄云逵时七月十四日也

问初秋明月,更一夕、十分圆。

喜鸿雁行中,居然生子,眉目娟娟。

秪今年踰弱冠,遇生朝刚要赋诗篇。

莫学汝家痴叔,蹉跎已傍中年。博山风袅水沉烟。

绛蜡照华筵。有檀板歌词,金樽劝酒,银甲弹弦。

阶庭旧时玉树,正朱颜绿鬓似神仙。

丹桂不妨似窦,紫荆还见如田。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赋白莲.和宇舜臣韵

怅波翻太液,谁留住、蕊珠仙。

向水殿云廊,玉容花貌,几度争鲜。

人间延秋无计,掩霓裳、犹忆舞便娟。

画里倾城倾国,望中非雾非烟。雁飞不到九重天。

水调谩流传。柰花老房空,菂存心苦,藕断丝连。

西风环佩轻解,有冰弦、谁复记华年。

留得锦囊遗墨,魂消古汴宫前。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风入松.寿郭仲和

传家应自郭汾阳。馀裔在钱唐。

傍人莫笑儒酸在,亲曾接、鹓鹭班行。

赢得身心稳住,须鬓却苍苍。中和相隐旧书堂。

弦诵乐时康。梅花枝上春犹小,朋簪盍、次第称觞。

莫问商瞿年纪,也须载弄之璋。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