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即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升官之车和年来耕耘之苦的反思,表达了对尘世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及兹复入山,始觉离乱苦"一句,明确了诗人心境的转变。
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村景色与个人感受,如"行行望远峰,山村犹几许"表达了对远方山峰的向往和对居住地宽广程度的估量。"风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则生动地描绘出季节变换之际的天气特征。
在下片,诗人继续写道:"羸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茂树曩堪攀,澄潭今可俯。"这里,"羸马"指的是瘦弱的马匹,"嘶林"则是马鸣声中的哀伤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孤寂。而"吾行已遵渚"一句,则显示了诗人已走上归隐山林的道路。接下来的两句,更是通过茂密的树木和澄清的潭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最后,诗人写道:"秋意满山川,微烟澹村坞。经过竹篱侧,倦极欣一语。"这里,秋天的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微烟"和"村坞"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隐含着诗人的哲理思考,即在纷扰的人间寻找一片净土,以此作为心灵的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