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仙和尚坐脱》由金代诗人赵沨所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高僧坐化的情景与精神境界。
首句“识得从来觉性圆”,开篇即点明了高僧对佛理的深刻领悟,觉性圆满,内心澄明。接着,“西归只履更翛然”一句,以“只履西归”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高僧在世间的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即将离开人世时,心境依然超然洒脱,不带一丝尘埃。
“永嘉稳步曹溪路,临济饱参黄檗禅”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高僧的修行历程和成就。永嘉大师和临济宗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分支,这里借以赞扬高僧在禅修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深入理解。曹溪路和黄檗禅分别代表了禅宗的两大传统,高僧不仅涉足其中,且深有体会。
“桶底脱时无一物,机轮转处有三玄”则揭示了高僧在坐化前的内心状态。桶底脱喻指彻底放下一切,机轮转处的“三玄”则暗含着佛法的深奥层次,高僧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内心已达到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语言的境界。
最后,“火中留得一茎草,依旧光明烁大千”以火中之草比喻高僧虽身处世间种种苦难之中,但其内心的光明却能普照万物,即使在坐化之后,其精神与智慧仍能影响和启迪后世。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高僧的精神境界相融合,表达了对高僧伟大人格的崇敬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坐化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佛学造诣、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