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二)

展眺衡门十里遥,沙堤行水到村桥。

平芜绿尽青山尾,远寺红藏碧树腰。

三径旧栽处士菊,一株新得美人蕉。

习劳不择閒花草,抱瓮沿篱取次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卷。首句“展眺衡门十里遥”,诗人站在衡门之上,远眺十里之遥的景色,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悠远的情怀。接着,“沙堤行水到村桥”一句,细腻地描绘了通往村庄的小路,水流潺潺,直至村桥,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乡村景象。

“平芜绿尽青山尾,远寺红藏碧树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与色彩对比。绿色的草地一直延伸至山的尽头,而远处的寺庙则在碧绿的树木间若隐若现,红绿相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三径旧栽处士菊,一株新得美人蕉”则转入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处士菊”和“美人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习劳不择闲花草,抱瓮沿篱取次浇”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他不辞辛劳,无论是繁忙还是闲暇之时,都乐于照料周围的花草,甚至亲自提着水瓮,沿着篱笆浇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3)

常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三)

曲池掬水沃清泠,岸静波恬眼顿醒。

风绉细纹浮日彩,柳垂深影拂天青。

花光镜里还屏里,云气山形复兽形。

渔子机心颇未忘,不妨鸥鹭自梳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初春晚眺

峭寒犹腊日,晚眺觅春光。

雨点千峰雪,烟笼万木霜。

落霞归极浦,残照度危梁。

咫尺故人隔,林乌空自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溪上偶成

野度平沙岸,清波曲折流。

板桥三叠合,冰鉴一泓收。

蘋白桃花浪,泥香燕子洲。

兴来怀古调,无语对群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赋得老树著花无丑枝

老树妍于丑,新花不断生。

疏枝宜冷艳,劲气发春荣。

柔冶愁风雨,山川见性灵。

广平能作赋,铁干有菁英。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