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朱升所作,题为《次韵汪伯恭总管一览》。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泰山之巅,俯瞰天地,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句“岱宗峰顶碧天垂”,以“岱宗”指代泰山,点明地点,同时以“碧天垂”描绘出泰山之巅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广阔无垠、清朗高远的感受。
接着,“超世飞仙此地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之巅的超凡脱俗之感,仿佛这里是神仙居住之地,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向往。
“脚底有山出云气,空中听我咏篇诗”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脚下群山云雾缭绕,空中回荡着他的吟诵之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当时历视景如画,今日重来味似卮”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深刻印象和情感体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泰山的美景都如同画卷一般令人难忘,而每一次重访,都能品味到不同的韵味。
最后,“一览名楼应契此,倚阑游目许何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名楼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再次游览的期待。他希望能在名楼上尽情眺望,让心灵得到充分的释放和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之巅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