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法薰所作的《清庵主请赞》,以独特的禅意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修行境界。诗人以"以石为田,举世怪笑"开篇,描绘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农耕形象,暗示其不拘于常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接着,"一粒入土,不耘自秀"象征着内心的修行无需外在繁琐的仪式,只需内在的静心与自然融合,就能自然而然地提升自我。
"也无禅,也无道"进一步强调,真正的禅修并非追求形式,而是内心的领悟和体验。"衲僧未跨门,早已勘破了"表达了庵主对禅理的透彻理解,即使还未正式入门,已洞察其真谛。最后,"顶门自有通天窍"则寓意着智慧和觉悟源自于个人的内在觉醒,而非外在的传授或仪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简洁而深邃,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传达了禅宗的无为而治和直指人心的教义,体现了禅师对修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