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甬东篇》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四明山的美丽风光以及居住于此的隐士吕子的逸气飘然之态。诗中以“四明美山水”开篇,点明了地点之美,随后通过“八十二峰云,日夕带甬川”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人提到四明山中的季真宅,松竹凌苍烟,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幽静与高雅,也暗示了居住于此的高士之风。
“高风与胜迹,万古光林泉”一句,表达了对四明山自然美景和人文精神的赞美,认为它们将永远照亮这片山水。之后,诗人引入了吕子这一角色,描述了他的超凡脱俗之气,即使居住在甬东,却并未购买土地,而是游历海内,声诗流传。吕子的形象与四明山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最后,“山巾与野服,见者称贺仙”描绘了吕子的装束与形象,展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气质,被人们视为仙人。而“将欲寻瑶草,孤踪寄八埏”则表达了吕子追求理想生活状态的愿望,希望在广袤的天地间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明山的自然之美与隐士的超然之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