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兰花在深秋风露中的清雅之态,诗人以“蓬艾萧萧风露深”开篇,将兰花置于萧瑟秋风与露水之中,营造出一种孤高脱俗的氛围。接着,“幽香潜处每重寻”,点明兰花虽不张扬,却自有其幽幽香气,引人探寻。诗人通过“矜持自信无惭色”一句,赋予兰花以人格化的自信与骄傲,强调其不因无人欣赏而改变本色的高尚品质。
“采掇谁怜羞献心”则表达了兰花虽有美丽与香气,却难以找到真正懂得欣赏与理解它的人,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孤独。接下来,“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进一步深化了兰花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兰花如同诗人内心的寄托,而楚骚的歌声则激发了诗人对兰花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渴望有知音相伴,共同欣赏兰花之美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