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坐四天王院

杳杳天宇凉,月坠星亦稀。

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

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

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

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

故殿经几年,何人所摹规。

当时亦姱嫭,作者良已罢。

快意取一好,于身亮何私。

不知壮观地,徒使来者悲。

坐顷又成昔,安知今是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独自坐在四天王院中,感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诗中的“杳杳天宇凉,月坠星亦稀”描绘了夜晚退去,晨曦初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则展现了阳光透过缝隙,照亮了远方景色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他似乎与外界的纷扰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清明与回归,仿佛身心都得到了净化和释放。

“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却保持着纯净与淡泊。“故殿经几年,何人所摹规”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岁月流转,人事更迭,留下的是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

“当时亦姱嫭,作者良已罢”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快意取一好,于身亮何私”则是对生活态度的表达,追求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而非物质的私欲。

最后,“不知壮观地,徒使来者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对后人的提醒,美好的事物不应被遗忘,而应被珍惜与传承。“坐顷又成昔,安知今是非”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7)

喻汝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正法宫塔

疏雨洗空阔,高标插青冥。

携筇一来登,长啸谢所撄。

清香翔远江,丹气舒翠岷。

雪岭浮夏白,澥云亦远青。

孤花袅危芳,初篁罗新荣。

手容五十里,飒沓为我陈。

陵坻漭变迁,物状几屈信。

念往思自远,感来意弥臻。

伤哉千里心,嗟尔百代人。

胡为轸其德,戚戚劳所营。

吾请以此辞,归来岩下耕。

形式: 古风

游西台院暑雪轩观石镜

城中苦伊郁,兹轩独高鶱。

连甍动参差,错畦横阡眠。

雪峤正孤峙,若与我周旋。

远翠浮荡瀁,轻鸥下联轩。

密竹罥幽径,新蒲澹清涟。

初游惬馀怀,既久幽念攒。

慨彼泉下人,灼灼夸令颜。

忽然坠榛莽,窈窕不可援。

一镜空复情,况乃块石顽。

哀哉彼愚子,婉娈情所牵。

差胜茂陵公,更訹方士言。

形式: 古风

游严真观支机石而壁有记古鼎丹茅事

古木共幽意,长廊亦晏如。

于焉咏逍遥,且复散衣裾。

尘虑飒已空,道心颇闳舒。

不知度世人,去此岁几徂。

云何有丹砂,尚尔留庭隅。

支机亦悠哉,谁复订有无。

我知此公意,慨彼元鼎初。

继之五凤问,斯民毙刀锯。

聊欲谢世网,欻以道自娱。

抱独理自会,旷怀遗所拘。

初匪逃世人,而世自我疏。

含默念斯人,起我忧患馀。

形式: 古风

丁巳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索和爰成四首奉寄(其四)

谪仙原合住蓬莱,万卷人誇著作才。

马帐春风连北斗,鲤庭旧雨接南陔。

介眉句就觞同奉,戏綵衣多锦细裁。

笑我探骊空爪甲,也随雁足趁秋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