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二)凤之翔

凤之翔,在濠梁。义师起,帝网张。

二十四将驱天狼,兵锋所指定四方。

薄海内外以莫不来王,威加六合返旧疆。

徵歌悉发诸儿郎,复彼人民世世无有所与为我沐与汤。

击筑大风云飞扬,千秋万岁乐未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二)凤之翔》由明代诗人胡应麟创作,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首先,“凤之翔,在濠梁”一句,运用了“凤”这一象征吉祥、高贵的意象,将其飞翔的姿态置于濠梁之上,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英雄人物的崛起。接下来,“义师起,帝网张”,描绘了正义之师兴起,帝王之网张开,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权力的集中,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壮丽征程。

“二十四将驱天狼,兵锋所定定四方”则展示了军队的英勇和战无不胜的气势,二十四位将领率领大军驱逐外敌,保卫国家,确保四方安宁。这不仅体现了军事力量的强大,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深切关怀。

“薄海内外以莫不来王,威加六合返旧疆”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影响力和权威,无论是在遥远的海外还是广阔的六合之内,都无人敢不臣服,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回归。这种描述充满了自信和自豪,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颂扬。

“徵歌悉发诸儿郎,复彼人民世世无有所与为我沐与汤”表达了通过音乐和艺术的形式,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共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这里不仅强调了文化的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民族团结和共同奋斗的期待。

最后,“击筑大风云飞扬,千秋万岁乐未央”以击筑的场景结束,营造出一种豪迈而持久的氛围。击筑的声音如同大风般在空中飞扬,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欢庆将持续千年,永不消逝。这不仅是对当前胜利的庆祝,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国家强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佳作。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三)揽群雄

揽群雄,盗如猬。

大圣握符起淮汭,与神为谋蓄锋锐,提三尺剑驱海内。

驱海内,揽群雄。真人出,天下同。

四方六合咸景从,如风从虎云从龙。

汛扫大漠如飞蓬,扶桑曈曈朝日红。

驱海内,揽群雄。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四)克建业

克建业,定皇畿。皇畿定,举义旗。天兵百万任所之。

东吴南汉西蜀七闽六诏从风靡。

天下大定一戎衣。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五)婺归德

天兵十万下东国,婺以先宁驻皇跸。

景星荧荧耀城邑,我战则胜攻则克。

四海从风靡弗一,势如破竹烽燧息。

天命曷归归有德。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六)四友

于维文王,是亲四友。疏附后先,以翼元首。

峨峨高踪,异代曷有。天威是临,匍匐奔走。

猗与圣祖,广延群雄。如天如海,为万物宗。

王师所向,六合景从。爰率车徒,以定浙东。

浙东底平,大统未集。蚤作暮思,思布文德。

曰基曰濂,曰琛曰溢。玄纁奕奕,交布东国。

曰四先生,论道经邦。坐而弗名,匡朕弗遑。

呜呼盛节,庆流无疆。德六五帝,功百三王。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