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范梈的诗《到京之七日,亲祀礼成,闻喜有作,简曹奉常》描绘了诗人南征归来后的情景和心情。首句“南征被命过柴荆”展现了诗人曾远赴南方执行公务,途经简陋之地的经历。接着,“瘴土归来湿病婴”暗示了他在异地遭遇疾病困扰,环境恶劣。
“行拨烟霞归上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己从艰难环境中解脱出来,如同穿越云雾回到仙界,表达了内心的解脱与期待。接下来的“卧听风雪打长更”则描绘了夜晚静听风雪之声,尽管环境艰苦,但诗人仍保持警醒,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侍祠想重鸣珂密,出次知先警鼓清”写诗人想象在宫廷中侍奉祭祀时的庄重与秩序,以及出巡时的肃穆气氛,表达了对职责的敬畏和责任感。最后,“拂晓斋宫闻好语:谁人不贺泰阶平?”以清晨的祥和氛围收尾,预示着国家安宁,人人欢庆,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事稳定的欣喜之情。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祭祀礼仪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盼,语言简洁,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