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雨赠王郎中

天末炎云涌怒涛,夜窗欹枕听萧骚。

欢腾两岸闻邪许,润洽平原卧桔槔。

酷烈顿祛苛吏势,推移真费长年劳。

阳春有脚随车到,馀惠深惭过客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暴雨后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对雨水的赞美和对王郎中的感激之情。首句“天末炎云涌怒涛”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炎热的云层如同汹涌的怒涛,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炎热与压抑。接着,“夜窗欹枕听萧骚”则转而描写夜晚在窗边倾听雨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欢腾两岸闻邪许,润洽平原卧桔槔”两句,通过“欢腾”和“润洽”这两个词,表达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喜悦与滋润,仿佛是大地的欢声笑语,也让人感受到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滋养作用。同时,通过“桔槔”这一农具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酷烈顿祛苛吏势,推移真费长年劳”两句,从社会层面出发,指出雨水不仅缓解了自然环境的炎热,也减轻了苛政对百姓的压力,体现了雨水对于社会和谐的正面影响。然而,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与付出。

最后,“阳春有脚随车到,馀惠深惭过客叨”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感激之情,认为雨水如同春天的脚步,随车而至,不仅带来了实际的物质帮助,还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同时,诗人也谦逊地表示自己对于这份恩惠的感激之情,深知自己只是过客,无法完全回报大自然的慷慨赐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自然、社会和人心层面的多重价值,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赞美与感激,以及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一)

日日拖舟茫苍间,荒郊四顾但榛菅。

朝来雨歇蓬窗外,正见徐州一带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二)

人说兹行恰似游,棹歌声里下徐州。

朝来独坐蓬窗底,两岸青山送去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三)

五月舟行齐鲁间,黄尘能富水能悭。

朝行汴泗交流处,巨浸家家过屋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四)

放歌曾是昔年游,濯足看山坐浪头。

今日重来人不见,满天风雨过徐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