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押[萧]韵

翻译

窗帘上落满了灰尘,素带飘飞,我在凄凉的心境里不知不觉度过了这个悲凉的夜晚。好几次偷偷地流下眼泪,猛然间看到你用过的妆奁翠翘。
心中唯有幽怨,对一切都兴味索然。天已五更,又是一个残花飘落的早晨,颓败的杨柳已经落尽了树叶。凄风冷雨抽打着画桥,怎能不令人愁思满怀。

注释

于中好:即《鹧鸪天》,词牌名。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也是曲牌名。
疏帘:指稀疏的竹制窗帘。
素带:白色的带子,服丧用。
真成:真个。
的确。
暗度:不知不觉地过去。
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犀奁:以犀角制做饰物的妆奁。
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
故名:这里指亡妻遗物。
冷雨西风:形容恶劣的天气或悲惨凄凉的处境。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夜风雨中的孤独画面。"尘满疏帘素带飘",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室内环境的冷清与凄凉,尘埃满布,帘幕轻扬,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真成暗度可怜宵",暗指主人公在这样的夜晚独自承受思念之苦,显得尤为悲凉。

"几回偷拭青衫泪",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主人公对亡妻的深深怀念,每当想起亡妻,泪水便悄悄滑落衣襟,无声无息。"忽傍犀奁见翠翘",睹物思人,看到亡妻生前的首饰,更添伤感,翠翘虽在,人事已非。

"惟有恨,转无聊",表达了主人公无尽的哀愁和空虚,这种痛苦无法排解,只能在寂寞中流转。"五更依旧落花朝",以落花象征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进一步加重了悲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借景抒情,衰败的杨树叶子虽落尽,但心中的思念之情却如丝般绵长;冷雨凄风中的画桥,更是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渲染,展现了纳兰性德对亡妻深沉而持久的怀念,以及他在风雨之夜的孤独与哀愁。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于中好.咏史

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闲气属闺房。

生憎久闭金铺暗,花冷回心玉一床。

添哽咽,足凄凉。谁教生得满身香。

只今西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押[阳]韵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天仙子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

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形式: 词牌: 天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