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真觉禅师赞

出岭超方,九上三到。一槌便成,未是性燥。

诵过水偈,闻色空义。搅炒肝肠,睡不成睡。

棒头领旨,句下明宗。夜半鳌山,如鹤抛笼。

象骨岩高,中有鳖鼻。千五百人,中伤者几。

三毬并辊,大用全提。石火莫及,电光罔追。

大地撮来,如粟米粒。今昔行人,看之不出。

望州乌石,日炙风吹。万福曾郎,眼戴双眉。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对雪峰真觉禅师的赞誉,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师的修行境界和智慧。"出岭超方,九上三到"描绘了禅师超越常规,历经多次修炼的过程。"一槌便成,未是性燥"赞美其悟性高超,不急躁。"诵过水偈,闻色空义"表示禅师深入理解佛法的空性和无常。

"搅炒肝肠,睡不成睡"形容禅师对佛法的深入剖析,使内心无法平静。"棒头领旨,句下明宗"则称赞禅师能迅速领悟佛法要旨。"夜半鳌山,如鹤抛笼"比喻禅师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如同仙鹤挣脱牢笼。

"象骨岩高,中有鳖鼻"可能象征禅师的智慧深邃,"千五百人,中伤者几"暗示其佛法影响深远。"三毬并辊,大用全提"进一步强调禅师的大智慧和全面修为。"石火莫及,电光罔追"形容其洞察力超越寻常,难以捕捉。

"大地撮来,如粟米粒"比喻禅师的胸怀广大,视万物如微尘。"今昔行人,看之不出"表达后人难以完全领悟其深奥。"望州乌石,日炙风吹"象征禅师的坚韧不拔,经受考验。最后两句"万福曾郎,眼戴双眉"则是对禅师的敬仰,祝愿他福泽深厚,眼神如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扬了雪峰真觉禅师的高深禅修境界和智慧。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赞寂岩忠和尚

师之出处,师之面颜。云横楚甸,雨过淮山。

阅其语录,见其作用。玉转珠回,云兴泉涌。

寂岩之道,莫能形容。我今赞之,持尺量空。

形式:

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形式: 偈颂 押[哿]韵

九月登龙华塔同邓秋枚诸贞壮书怀

附廓无山三百里,苍茫却入漪澜中。

横江白雁天连水,满地黄花雨又风。

对泣未甘同寂寞,登高时亦怆英雄。

神州只在残阳外,乱石惊涛日夜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四五)

参禅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

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