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本立的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水之间的情景。"水穷山路转,雨断塞云回",这两句展现了路途的曲折与天气的转变,暗示了行进的艰难和环境的清冷。"冉冉行人至,荒荒落日催",通过缓慢移动的行人和渐近黄昏的落日,渲染出孤寂而紧迫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感慨人生短暂,"百年消着屐",意指一生光阴匆匆,如同穿着木屐在时间中行走。他选择借酒浇愁,"万事付衔杯",将世事的纷扰寄托于杯中之物,寻求心灵的解脱。最后,诗人以疑问作结:"不识昆明底,何人见劫灰",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疑惑,以及对世间沧桑变迁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描绘旅途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