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念惟馀睡作魔,鸥閒不与世同波。
迩来定力空诸妄,如以摩尼照浊河。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山居七咏·其七·湛然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隐逸山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一念惟馀睡作魔,鸥閒不与世同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状态。“一念”指的是诗人的某种思想或感觉,“馀睡作魔”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被安逸生活所吸引、想要沉浸于梦境而不愿醒来的状态。而“鸥閒”是闲适自得的意思,与世俗之波澜相比,诗人选择了超然物外,不为世事所扰。
"迩来定力空诸妄,如以摩尼照浊河。"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修行态度和心灵的清明。“迩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定力”是指内心的坚定与集中,而“空诸妄”则表达了对世间虚幻之事物的超脱。最后一句中的“摩尼”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如意宝珠,能照亮一切浊暗,这里比喻诗人的智慧和心灵能够照见本质,就像摩尼宝珠一般能够照亮混浊的河水。
整首诗体现了方岳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他追求精神超脱、内心清明的人生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他对于世俗烦恼的超然。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携得春归通德门,等閒万木亦沾恩。
母桃未熟蓬莱浅,连夜吹开堂北萱。
午阴蒙密路萦纡,两两丽黄对引雏。
自可曲肱惊短梦,南山丛薄有于菟。
明月相看未厌贫,好风无价一披襟。
苔檐不扫少来往,两部鸣蛙草自深。
寒声策策琅玕碧,香气浮浮菡萏红。
六月人间苦炎热,独搔残雪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