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任瑗的《金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江流忽辟易”以江水忽然让开道路的形象,暗示了金山的奇特地理位置或景象。次句“天际袅烟鬟”则将天边的云雾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在云雾中的秀美姿态。
“樵路钟声外”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远处传来樵夫砍柴的路径上传来的钟声,增添了禅意与空灵之感。而“僧帆树色间”则描绘了船只在树林掩映下的江面,僧侣的行踪和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月明龙入钵”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明亮的月光下江面的波纹比喻为龙潜入宝盆,富有神话色彩。最后一句“潮落鹘归山”写潮水退去,鹘鸟归巢,寓意着时光流转,万物各得其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的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何日辞妻子,丹砂驻暮颜”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远离尘世、借助丹砂保持青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