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三)

湘水忠臣意,浮云游子思。

去古犹未远,何必无瑕疵。

彭泽一生人,得力在于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杂诗三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许国佐所作,通过“湘水忠臣意,浮云游子思”两句开篇,巧妙地将湘水与忠臣之意、浮云与游子之思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悠长的情感氛围。诗人以湘水象征忠诚,以浮云比喻漂泊,生动地描绘了忠臣对国家的忠诚与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古犹未远,何必无瑕疵”,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事物的评价不应过于苛求完美,因为即使是古人,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这种观点既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宽容理解,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完美的反思。

“彭泽一生人,得力在于斯”,最后两句则以彭泽(即陶渊明)为例,强调了忠诚与思念对于个人品格和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彭泽作为古代著名的隐士,其一生致力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正是忠诚于内心世界、思念故乡情感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一例证,肯定了忠诚与思念的价值,同时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应该保持对内心世界的忠诚,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水、浮云、彭泽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思念、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98)

许国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补张衡四愁诗

平子殊不乐,渺然赋四愁。

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淮阴驱市人,多多善其俦。

重瞳焚咸阳,土焦棼亦收。

乃君更甚此,戢之不肯收。

醉乡虽桃源,又欲陷青州。

莫恃龙须席,相随到梦游。

冒昧宽一假,不厌拙如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辞夜郎

我来夜郎时,不知夜郎好。

我今去夜郎,去来何草草。

夜郎令人壮,夜郎令人老。

亦有石笋峰,亦有桃源岛。

雒源不可问,夜郎退愁恼。

亦多名古人,班班而可考。

我之去夜郎,如离我村堡。

父老牵我衣,含涕不能道。

不识圣人心,此行明月皓。

旗帜列于前,大将军怀抱。

平时云上官,此时亦浩浩。

一尊又一尊,不觉欲潦倒。

青青诸子衿,教告以有造。

应恨去官迟,勿羡入官蚤。

勿吟我诗篇,勿读我房稿。

我罪积如山,我名贱于皂。

我之二白楼,其中有至宝。

俟子素心人,可以恣寻讨。

一桥犹未成,何以完障保。

小子唯唯退,曰今失襁褓。

一人持一觞,一醉宽苍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邸报二首

观史犹骇心,何况眼前事。

处处烽火惊,揉暨中原地。

又闻近祖陵,罪臣肝亦坠。

去岁朔风嘶,犹云犬羊类。

此皆我赤子,何以久为祟。

徵兵亦已前,徵饷亦已洎。

事中非无人,束手而相视。

相乃抚与剿,其局持成二。

秦西百二关,何苦惹且忌。

吾乡二公祖,为洒维桑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舟次维扬

君子出门时,不谓行当久。

一行历九春,妾魂如中酒。

燕北多悲风,越南少归鸿。

行藏不可料,不知商与戎。

君虽惜高节,妾亦惜芳颜。

芳颜有几何,别离在其间。

春风不解事,又放柳青青。

寄言谢花鸟,不及伴前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