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林敏修所作的《次韵寄检讨》。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济北淮南梦到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不易,梦境中的相聚显得尤为珍贵。接着,“牢愁犹赖酒来微”一句,通过饮酒来排解内心的愁绪,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和孤独时的无奈与自我慰藉。
“欲知饭颗诗人瘦,政忆长须主簿肥。”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饭颗诗人”的瘦削与“长须主簿”的丰腴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友人身形变化的描述,也是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近况的关心与怀念。
“应世君方持手板,畏人我已著山衣。”这里通过“持手板”与“著山衣”的形象对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前者可能指官场中忙碌、应酬频繁的生活,后者则可能是隐逸、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可能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尊重与理解。
最后,“春来消息甚疏阔,徙倚高原惜寸晖。”春日里,诗人与友人的联系变得稀少,只能在高原上徘徊,珍惜每一缕阳光。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