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曲

客舍门前古槐树,群乌哑哑啼不去。

乌啼解知人意苦,迁客思亲朝复暮。

五年生死无消息,一闻乌啼泪沾臆。

汴水东流白日飞,老亲在南儿在北。

南地灵鹊北地乌,乌啼报有平安书。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乌啼曲》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以乌鸦的啼鸣为线索,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诗中通过“客舍门前古槐树”、“群乌哑哑啼不去”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将游子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乌啼解知人意苦”,乌鸦的啼叫仿佛理解了游子内心的痛苦,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乌鸦的形象更加生动,也加深了读者对游子情感的理解。接着,“迁客思亲朝复暮”,游子每日每夜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年生死无消息”,游子已经五年没有收到家人的音讯,这五年里,他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哀伤。“一闻乌啼泪沾臆”,听到乌鸦的啼叫,游子不禁泪如雨下,这泪水不仅是因为乌鸦的啼鸣触动了心中的愁绪,更是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最后,“汴水东流白日飞,老亲在南儿在北”,汴水东流,白日飞逝,南北相隔,老母亲在南方,儿子却在北方,这一句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强调了空间的距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南地灵鹊北地乌,乌啼报有平安书”,则以南地的灵鹊和北地的乌鸦对比,乌鸦的啼叫预示着会有平安的信件传来,寄托了游子对家人平安的深深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家人的深深牵挂和祝福,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善世曲

体虚凝兮真常。妙应化兮无方。

启崇筵兮日吉辰良。礼孔修兮眇躬斋庄。

目眷眷兮遥望。感必通兮在诚。

紫磨躯兮白玉毫光。驾云车兮旌幡侍傍。

眷阎浮兮斯格,仰盛容兮洋洋。

形式: 乐府曲辞

昭信曲

维此妙香,五分普熏。筐篚斯实,有玄有纁。

物微礼具,敬奉慈尊。庶祈鉴只,展我殷勤。

形式: 四言诗

延慈曲

泥连先馈,纯陁后供。进兹肴膳,间奏鼓钟。

皿器斯洁,黍稷惟丰。无远弗届,至诚乃通。

形式: 四言诗

法喜曲

仁风广被,春日载熙。天人共仰,显幽靡遗。

岂惟华竺,覃及岛夷。因斋以颂,于礼攸宜。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