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海螺山

欲绕洪岩作画观,杖藜还下碧云端。

探泉漫指南湖胜,看瀑犹疑山雨残。

一笠晚烟林壑迥,半担斜照石巢寒。

樵吹处处催归路,回首层阴万木间。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海螺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首句“欲绕洪岩作画观”,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与欣赏,仿佛要将这壮丽的山景绘入画卷之中。接着,“杖藜还下碧云端”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山间,杖藜助步,云雾缭绕的情景,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探泉漫指南湖胜,看瀑犹疑山雨残。”这两句通过“探泉”和“看瀑”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南湖之胜与山雨之残,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一笠晚烟林壑迥,半担斜照石巢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山林景象,一顶斗笠在晚烟中显得格外孤寂,而半担斜照下的石巢则透露出一种寒冷与静谧。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樵吹处处催归路,回首层阴万木间。”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樵夫的吹声,这声音似乎在催促他返回,而他回望时看到的是层层叠叠的山林,万木之间弥漫着一层阴凉。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之情,也暗含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螺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35)

释今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黎慧剑

意气生平重,其如此夕何。

世难知己少,时乱一身多。

别路虫声切,长江鹤唳和。

莫辞他日晤,千里远相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陈长卿还闽

寒林萧瑟动离愁,落日那堪送旧游。

千里远来披野雪,一冬归去逐沙鸥。

山烟片片迎征骑,梅雨霏霏点客舟。

自后欲知重过晤,南台深处一丹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野人山庄

编茅筑屋枕溪旁,半亩桑麻半亩篁。

弄石老猿通野语,带云归鹤唳清商。

窗临碧涧炉添火,门掩寒岩簟自凉。

白发山翁歌白雪,疏林寒月落横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夜有怀

落尽秋林叶,千峰掩一关。

暗泉闻断壁,寒烧见空山。

可待头垂白,方知身是閒。

独怜渔浦月,照我几时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