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道中

一年两度涉淮黄,扰扰缁尘染素裳。

衰柳共怜残鬓短,闲云应笑客程忙。

南归无分吟风月,北去先愁饱雪霜。

孤负故园丛菊好,不知今日是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联“一年两度涉淮黄,扰扰缁尘染素裳。”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一年之中两次穿越淮河黄土地带,行旅的劳顿使得原本洁白的衣裳染上了尘埃。这里以“缁尘”象征旅途的艰辛与疲惫,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颔联“衰柳共怜残鬓短,闲云应笑客程忙。”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衰败的柳树仿佛与诗人一样感叹着岁月的流逝,而悠闲的白云则似乎在嘲笑诗人为生活奔波忙碌。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匆忙的感慨。

颈联“南归无分吟风月,北去先愁饱雪霜。”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南归时无暇欣赏风月之美,北去时又忧虑雪霜之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担忧。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尾联“孤负故园丛菊好,不知今日是重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自责。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赏菊饮酒的美好时刻,但诗人却因行役在外,无法享受这份温馨与快乐,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

倪承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塘怀古

五代兴亡一梦中,射潮江浒想英雄。

锦衣木石沾恩幸,铁券山河誓始终。

凤舞龙飞形胜在,虎符玉节霸图空。

花开陌上年年好,无复行人指故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元日书怀

献岁敝荆扉,欢言起痾瘵。

空斋洁琴樽,闲居望亲爱。

日出鸟声和,风暄草心快。

行将整篮舆,探梅白云外。

形式: 古风

题黄夫人寄升庵诗后

猜忌君臣际,乖离夫妇间。

百年悲死别,两地梦生还。

市上簪花髻,闺中损玉颜。

至今传锦字,流唱满南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辰龙关

飞将急前锋,危关实要冲。

虚声经亥豕,间道出辰龙。

六诏惊天降,群蛮扫地从。

皇威清万里,徼外乐耕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