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三首(其二)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英英篱边菊。

雅雅当窗女,濯濯手如玉。

渊渊锦中意,粲粲未盈幅。

藁砧天一涯,刀头误行卜。

却鉴怨新眉,谁教远山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物的和谐共处。首句“青青河畔草”以“青青”二字描绘了河边草色的生机勃勃,给人以清新之感;“英英篱边菊”则以“英英”形容篱笆边菊花的鲜艳夺目,两者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乡村景象。

接着,“雅雅当窗女,濯濯手如玉”两句转向对室内女子的描写,通过“雅雅”形容女子举止文雅,而“濯濯手如玉”则赞美女子的手细腻白皙,如同美玉一般,既体现了女子的内在修养,也突出了其外在的美好形象。

“渊渊锦中意,粲粲未盈幅”则将视角转至织锦上,以“渊渊”形容织锦中的图案深邃丰富,而“粲粲”则描绘出织锦色彩的鲜明灿烂,虽未完全展现,但已让人感受到其艺术魅力和匠人的巧思。

最后,“藁砧天一涯,刀头误行卜”两句情感转折,通过“藁砧”这一古代妇女思念丈夫的象征,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而“刀头误行卜”则暗示了丈夫在外的艰辛与不确定性,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物、静与动、美好与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拟古十三首(其三)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橚橚庭中竹。

人寿能几何,譬彼电过目。

一觞命昵交,且以慰心曲。

驾言长安游,川光晨可掬。

神州何赫戏,高城矗延属。

峣榭干星斗,彫栭错珠玉。

鳞鳞王公第,华缨夹绣毂。

放怀恣槃虞,端忧竟谁逐。

形式: 古风

拟古十三首(其四)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朋簪故人家。

摇情绿绮琴,度曲渔阳挝。

放歌掀醉髯,晤语粲春葩。

列坐各知心,游扬相齿牙。

芬芳须及时,东扶忽西斜。

胡不厉逸翮,天津问仙槎。

无为甘寂漠,痼疾守烟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拟古十三首(其五)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偃蹇轶千门。

绮栊纳飞月,璧珰碍翔云。

上有弦歌女,哀声启莺唇。

谁能为此曲,无乃返香人。

一章三致志,脩蛾有馀颦。

不惜饶清响,暗惊梁上尘。

所悲听者心,中无泾渭分。

愿作南冥鸟,夕饮玉池津。

形式: 古风

拟古十三首(其六)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芳蕤荫幽沚。

相思不相见,芬香欲谁遗。

秋容感人心,浪浪睫涵泪。

不如膝上琴,哀音入君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