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冷碧终南插太虚,纻麻兰若旧闲居。
波离灭后无人继,萧索西风叶满渠。
这首诗描绘的是终南山中一座僧人道宣律师的塔,环境清冷而幽深,仿佛直插入虚空之中。诗人选用“纻麻兰若”来形容这座古老的禅寺,暗示其简朴宁静的生活气息。然而,诗人感叹在道宣律师之后,似乎没有人能够继续他的精神传承,塔前显得萧瑟冷清,只有西风吹过,落叶飘满小径,增添了寂寥之感。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和对后继无人的忧虑。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祖师坟塔在天台,雨坏风摧事可哀。
香火无人空有迹,夜深明月照苍苔。
微虫禀质有清光,踪迹难令暗室藏。
车胤死来人堕学,秋庭终夜恣飞翔。
终日湖亭坐,悠悠万虑闲。
眼前何所有,寒水与秋山。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两不殊。
学道未能同罔象,也于深处见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