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宁静淡远的自然画卷。
“竹鸡啼雨隔林塘”一句,以“竹鸡”的叫声代替了春雨的氛围,设定了一种隐逸的境界。竹鸡,即竹林中的鸟儿,它们在细雨中啼叫,仿佛是自然界的一种和声,而这细雨又似乎隔绝了世间的喧嚣,只留下诗人与山林的独处。
“四月山深梅未黄”则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而花事初起的画面。四月正是春季,山中的梅花尚未完全开放,保持着一种生动而不失野性的美感。这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独特之美的赞赏。
“水近洞门云气湿”一句,通过水流与洞门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云气的湿润,营造出一个幽深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空间。这里的“湿”,不仅形容了云气,也烘托出了山谷间特有的清新和生机。
最后,“葛花开上石眠床”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发现了一种静谧与安宁。葛花在古代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这里的“开上石眠床”,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中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不详
牧笛无腔雨似烟,菜花成子日如年。
人家火养春蚕快,要趁工夫下早田。
芳歇红稀蝶懒来,潇潇风雨送春回。
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
千丝杨柳拂征篷,一望菱花漾晓风。
人在画楼高处立,鹭鸶飞入水晶宫。
欲买寒江载月船,床头金尽却谁怜。
客囊空有诗千首,难向红楼当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