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子(其一)

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

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翻译

正当青春年少之时,含情脉脉常被人宠爱。
她的风采如同桃李般娇艳,说话如鹦鹉般伶俐,怎能虚度这美好的夜晚。
我特别喜欢她穿着蓝色丝绸裙子的样子,羡慕她那细腰盈盈。

注释

破瓜:指女子十五岁,古人以瓜熟为女子成年。
含情:含蓄的情感,多指女子娇羞多情。
饶:宠爱,宽容。
桃李精神:形容女子容貌娇美,气质出众。
鹦鹉舌:比喻口齿伶俐,能言善道。
虚度:白白度过,浪费。
良宵:美好的夜晚。
蓝罗裙子:蓝色的丝质裙子。
长束纤腰:形容女子腰肢细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宴酣享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正是破瓜年几”即点明时节,是初夏时分,瓜果初成之际,这个季节常被用来形容青春美好。

接下来的“含情惯得人饶”表达了女子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因其柔和的情感而赢得他人的宥让。这里的“含情”指的是女子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的深厚感情,而“人饶”则是这种感情所引起的结果,即人们愿意宽待她。

"桃李精神鹦鹉舌,"一句中,“桃李”代指美丽的风光,而“精神”则形容女子的灵秀与生动。"鹦鹉舌"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来描写女子说话的姿态和声线,如同鸟语般悦耳动听。

接着,“可堪虚度良宵。”表达了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愿意与这位美丽且有才华的女子共同度过夜晚。这里的“可堪”意味着可以或值得,而“虚度良宵”则是指虚度时间,即随意地、愉悦地消磨夜晚。

后两句“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则具体描写了女子的装扮和身姿。"蓝罗裙子"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羡他长束纤腰"则通过对她细致打理的发髻和纤细腰肢的描述,强调了她的窈窕丰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形象比喻,展现了一幅美丽女子在春夜中享受生活、展现风采的画面。

收录诗词(134)

和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 字:成绩
  • 籍贯: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898-955年

相关古诗词

何满子(其二)

写得鱼笺无限,其如花锁春晖。

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

却爱熏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杂曲歌辞(其一)杨柳枝

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隈破未重描。

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萧]韵

杂曲歌辞(其二)杨柳枝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姮娥。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歌]韵

麦秀两岐

凉簟铺斑竹,鸳枕并红玉。脸莲红,眉柳绿。

胸雪宜新浴,淡黄衫子裁春縠,异香芬馥。

羞道交回烛,未惯双双宿。树连枝,鱼比目。

掌上腰如束,娇娆不争人拳局,黛眉微蹙。

形式: 词牌: 麦秀两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