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松间石上高枕而眠的道士形象,通过对“世情”的描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与超脱。诗中“高枕松间石”一句,生动地勾勒出道士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与自然之中。“如侬未易知”,则暗示了这种生活对于常人而言是难以理解的,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向往。
接着,“世情祇益睡”一句,以“祇益睡”来表达对世俗情感的厌倦和逃避,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不满或疏离感。这里的“睡”不仅指身体的休息,更可能暗含着心灵的解脱与超脱之意。最后,“不是学希夷”则直接点明了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或追求,而是源于内心的真正渴望和选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情感的疏离态度,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