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贤还书韵二首(其二)

渊明幽隐掩柴关,琴已忘弦人亦闲。

静倚书窗独寄傲,笑观庭树自怡颜。

五音格外声何限,百草头边法不悭。

蠹谱断弦无用处,因风得得寄书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楚材的诗《和景贤还书韵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隐逸文人的生活画面。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通过“渊明幽隐掩柴关”一句,展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琴已忘弦人亦闲”暗示了诗人沉浸在音乐与阅读中,心境宁静而悠闲。

“静倚书窗独寄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窗前读书,享受着那份清高与孤傲。他以微笑面对庭中的树木,寓言般地表达出内心的满足和平和。“五音格外声何限”暗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即使在简朴生活中也能发现无尽的美好。

“百草头边法不悭”则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即使在寻常事物中也能找到佛法的启示。最后两句“蠹谱断弦无用处,因风得得寄书还”,诗人以书籍为媒介,通过风传递书信,寓意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即使琴弦已断,书信依然能承载他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品格,以及对知识和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27)

耶律楚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字:晋卿
  • 号:玉泉老人
  • 生卒年: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

相关古诗词

外道李浩求归再用韵示景贤

自从一箭透重关,触处忘缘触处闲。

莫问羔裘横毳衲,从教华发映苍颜。

水声说法起予甚,山色呈机不我悭。

寄客天涯乐如许,问渠何必更南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外道李浩和景贤霏字韵予再和呈景贤

尘缘划断已忘机,布鼓徒敲和者稀。

中隐强陪人事过,禅心不与世情违。

昔年勋业真堪笑,旧日家山懒欲归。

我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杨居敬韵二首(其一)

自愧才术草芥微,偶然千载遇明时。

惟希一统皇家义,何暇重思晁氏危。

仁义且图扶孔孟,纵横安肯效秦仪。

行看尧舜泽天下,万国咸宁庶绩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杨居敬韵二首(其二)

诏下龙庭万国欢,野花啼鸟总欣然。

熙朝龟卜符千亿,圣主龙飞第一年。

至道变通皆有数,浮生富贵本由天。

谁人得似杨公子,傲世高吟数百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