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子公

酒困伤脾色昏沉,下马呼水煎人参。

皆云昨宵倦苦极,动以狂药相规箴。

须臾瓮香扑鼻来,初犹矜持渐浸淫。

尊隤罍决不可止,突若一群狂猩猩。

脱帽掷天呼石语,苍旻不高海不深。

至我酒人天下乐,宁有醉死无醒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饮酒者在酒力作用下的种种行为与心理状态,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与强烈的对比。诗人袁宏道以“和方子公”为题,巧妙地将自己与饮酒者的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展现了饮酒之乐与醉酒之态。

首句“酒困伤脾色昏沉”,点明了饮酒者在酒力作用下身心俱疲的状态,面色因酒而显得昏沉。接着,“下马呼水煎人参”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饮酒者在酒后寻求解渴与提神的行为,通过煎煮人参水来缓解酒后的不适。

“皆云昨宵倦苦极,动以狂药相规箴”则揭示了饮酒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压力与疲劳,以及他们通过饮酒来寻求释放与解脱的心理。这一句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饮酒文化与心理需求。

随后,“须臾瓮香扑鼻来,初犹矜持渐浸淫”描绘了酒香四溢的场景,从开始的矜持到逐渐沉浸其中,生动地展现了饮酒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接下来,“尊隤罍决不可止,突若一群狂猩猩”一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饮酒者在酒力作用下行为失控、情绪激动的状态,仿佛一群狂野的猩猩,无法自控。

“脱帽掷天呼石语,苍旻不高海不深”进一步展示了饮酒者在极度兴奋或狂躁状态下的行为,脱帽掷天、呼喊石头,仿佛与天地对话,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狂放与不羁。

最后,“至我酒人天下乐,宁有醉死无醒生”一句,表达了对饮酒之乐的深刻认同,认为醉死也是一种快乐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于饮酒文化的独特见解与个人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者在酒力作用下的行为与心理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饮酒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人性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和江进之

一尊相对叹枯老,出囚人逢他乡道。

但令脱梏即华津,宁论官高与官小。

剡溪藤纸百匹长,渴骥惊蛇惟一扫。

霜根忽地破东风,千山万岭生青草。

閒水閒山处处行,刻尽云烟与花鸟。

娃宫胥庙武丘山,别后新函寄多少。

形式: 古风

和伯修

西风罥藤如罥索,急雨穿棚如穿幕。

树梢投地水溅珠,葛衫吹上毗卢阁。

乍黑乍丹云态多,骤寒骤燠天公疟。

热席得雨亦快人,愁杀山僧卖花萼。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和黄平倩平倩有文君盘出以行酒

临卬酒垆卓氏盘,携向禅堂醉里看。

橘皮蟹瓜未足云,分明远山秋水寒。

残膏剩馥沾唇吻,引得青娥入肺肝。

世远物微不可知,且欲借此为乐瑞。

百盘一吸无遗沥,奔注有若顺风湍。

醉中逸思不可止,援却老僧新竹竿。

书空卜丈作凰字,平地跃跃飞生鸾。

形式: 古风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其一)

仙人杰阁俯王城,西山见雨北山晴。

高云直接薰炉气,去宫百里闻铃声。

古柏石干青虬枝,烟绡千尺屋十楹。

东边奈子结老友,却忆往年梅客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