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客中怀张景龙

渺渺征途,劳劳倦客,此生长在他乡。

怅良朋别后,岁月偏长。

浮云流水天涯外,料南鸿、应到钱塘。

知君独对,小轩修竹,尽日徜徉。望里露白葭苍。

恨名牵利缚,未办归航。纵新词细读,难慰思量。

风雨驿亭鸡欲唱,忆同游、晓梦迷茫。

何时归去,分题刻烛,重醉西窗。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鉴赏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金菊对芙蓉·客中怀张景龙》是一首抒发羁旅思乡之情的词作。词人以渺渺征途和劳劳倦客的形象开篇,表达了自己长期在外漂泊的孤独与疲惫。"怅良朋别后,岁月偏长",通过感叹与好友分别后的漫长时光,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接着,词人借"浮云流水天涯外,料南鸿、应到钱塘"描绘出对家乡的遥想,想象大雁南飞,希望能传递自己的思念至钱塘江畔。他想象友人独自面对小轩修竹,沉浸在孤独的沉思中,"尽日徜徉",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寂寥。

下片转入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望里露白葭苍",描绘出远方景色的凄凉,"恨名牵利缚,未办归航",表达了对名利束缚无法归乡的无奈。即使阅读新词也无法缓解思乡之情,"风雨驿亭鸡欲唱",夜晚的风雨声和即将破晓的鸡鸣,勾起了他对往昔同游的回忆,梦境模糊而迷茫。

最后,词人以"何时归去,分题刻烛,重醉西窗"收尾,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希望能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度欢乐时光。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词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浓郁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16)

俞士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闻孙宪揆讣

痛多才零落,频击剑,问苍穹。

记北墅分题,东城纵饮,往事成空。

匆匆向天南去,恨未曾、执手话离悰。

谁料千寻玉树,一朝竟委秋风。朦胧。乡路万重。

凭驿使,信难通。叹伤心最是,白头堂上,青鬓闺中。

忡忡。想天涯外,有谁收,遗稿付诗筒。

魂傍岭南梅下,夜来月淡霜浓。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多丽.西湖春暮

怪东风,吹得韶华无几。

祇留他、残红一朵,美人头上摇曳。

叹西湖、风光非昔,向登临谁会深意。

前度桃门,旧时燕巷,重来瞻眺,暮云叠翠。

六桥外、斜阳芳草,是我断肠地。

游人散,青帘无恙,且自沉醉。

又何况、繁华如梦,眼前多少憔悴。

淡烟中、孤城半掩,万骑骄骢饮春水。

内院新声,后庭遗曲,祇今犹自在人耳。

算惟有、两峰千古,曾也见兴废。

黄昏后,月上女墙,谁忍凝睇。

形式: 词牌: 多丽

风中柳

荒草寒烟,销尽古今人骨。叹劳生、几时休歇。

弓刀千骑,算总成虚设。黍离离、谁家宫阙。

问柳寻花,自有眼前风月。醉浓时、凤团消渴。

曲肱高卧,任兔乌奔越。廿一史、不须翻阅。

形式: 词牌: 谢池春

望海潮

群雁南翔,明河西转,树头已换商飙。

扰扰浮生,劳劳终日,鬓边渐点霜毛。壮志未能消。

向无人知处,私淬吴刀。

金鼓轰天,原来江上滚秋涛。何言铜柱难标。

且风尘混迹,屠钓为交。

十万樗蒲,百千沽酒,筵前红粉相招。醉了更登高。

叹江山冷落,人物萧条。

仰问苍苍,为须有地置吾曹。

形式: 词牌: 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