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王恺六山庄会夕雨放歌

杨梅塞前杨梅熟,草覆溪流绕南麓。

雷声昨夜破疏星,片片馀云留岳足。

云留云去争新晴,蕉叶回风绿倒倾。

吹灯相照两含情,良宵不负新凉生。

我不能饮君不歌,华月出云光奈何。

电漾金液雷颤牖,浮云上头悬北斗。

放棹唯寻杜景贤,倚藤长爱支离叟。

就君销夏借君闲,无归之客身阑珊。

稻脚将圆子鱼长,高枕无心谋往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在王恺六山庄的惬意时光。首句“杨梅塞前杨梅熟”,点出时令正值杨梅丰收,为夏日增添了一份甜美。接下来,“草覆溪流绕南麓”展现了山庄周边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雷声昨夜破疏星,片片馀云留岳足”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雷声打破夜晚的寂静,余云缭绕山峰,仿佛有意挽留雨后的清凉。诗人通过“云留云去争新晴”和“蕉叶回风绿倒倾”,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天气转晴的动态画面,以及风吹蕉叶的生动场景。

“吹灯相照两含情,良宵不负新凉生”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度良宵,享受着雨后带来的凉爽,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与欣赏美景的愉悦。然而,“我不能饮君不歌”一句,透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或许因不能饮酒唱歌而略显遗憾。

“华月出云光奈何”表达了对皎洁月光被乌云遮挡的惋惜,而“电漾金液雷颤牖”则以闪电和雷鸣象征夏日的热烈与活力。诗人继续表达对山庄主人杜景贤和支离叟的喜爱,他们共同营造了避暑的悠闲氛围。

最后两句“稻脚将圆子鱼长,高枕无心谋往还”描绘了丰收季节的田园景象,诗人沉浸在其中,忘却了归期,流露出对山庄生活的深深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避暑山庄的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欢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些翁补山堂诗和者数十人今春始枉寄次韵奉和并敩翁体

当其为人不知虎,何妨疑虎能生羽。

罗刹刀兵诸天花,此土强名之为雨。

山非山,湖非湖,无弦之琴知音孤。

凭空结,架飞楼,琼岛八千仞,东海之西疑有无。

肃慎之矢其长咫,公孙见鸡有三耳。

清波不犯自垂纶,何但胸中五岳起。

东藏郓欢龟阴之田,西虞芮倒影晶天无表里。

有虞之媦吮毫腐,九疑云霾十疑补。

非公拄杖划破苍梧烟,下士痴将修眉黛茎数。

我不出门登公堂,公勿谓我精神荒。

别峰凝紫鸟道碧,从门入者徒徬徨。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十九首(其一)

临歧送远道,春草生道旁。

春草生有时,远行去无方。

逝水无西归,游子怨流光。

高台多夕风,平原足晨霜。

去者日益永,留者情益警。

元云迷四郊,方望不得逞。

思君褰罗帏,灭烛无馀影。

弃置良独难,没生誓幽秉。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十九首(其二)

东园桃李花,南国蛾眉女。

灼灼相矜悦,遥遥动心语。

清歌不再发,舞袖无双举。

昔为弦上思,今为梦中聚。

芳菲非我春,为欢复何许。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十九首(其三)

灼灼三春风,萦萦杨柳色。

年少去我徂,芳菲不再得。

迟我心所钦,良书寄怀忆。

迢递千里间,神皋有仙宅。

朱凤遗清音,青天回羽翼。

玉轸动鸣琴,素月辉相即。

髣髴垂丹梯,云签降消息。

愿言欣相从,含情无终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