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名为《奉酬汪石潭宗伯》。诗中以“八座高衔礼绝攀”开篇,描绘了汪石潭宗伯在礼制上的崇高地位,其影响力超越了常人所能企及的高度。接着,“两朝清望重于山”进一步强调了汪石潭在朝政中的威望,如同巍峨高山一般不可动摇。
“招延隽老皆登用,揣量非才合置閒”两句,展现了汪石潭宗伯广纳贤才的胸襟与智慧,无论是才华横溢的老臣还是能力出众的新秀,都能得到他的赏识和任用。同时,也暗示了汪石潭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远超常人,即便是那些看似平凡之人,在他眼中也可能蕴藏着不凡之才。
“驽骀岂复思千思,广厦终期庇万间”则表达了对汪石潭宗伯的敬仰之情,认为即使是那些看似无能之辈,在他的治理下也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正如广大的房屋能够庇护无数的人一样。这不仅体现了汪石潭的治国理念,也反映了严嵩对其的深切认同。
最后,“谁意用儒逢世理,一尊相属重开颜”点明了主题,即在汪石潭宗伯的领导下,儒家思想得以在乱世中发挥其治理国家的作用,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严嵩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对汪石潭宗伯的感激之情,并期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与之共事,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汪石潭宗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严嵩对其个人品质和治国理念的高度认可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