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虹县尹陈影明

甲寅三月春欲尽,我来洪州寻吏隐。

芳声令誉谁最多,太丘之孙陈大尹。

大尹昔是会稽人,文章破的推殊伦。

奉天门下拜天子,来作洪州司土臣。

文章固自不必道,为官作事仍更好。

闾里小民持牒来,抚摩直欲置怀抱。

洪州昔日盛繁华,大尹来时一百家。

稍辟丘墟攒井里,旋披荆棘树桑麻。

桑麻春深满地黑,更掠浮泥种牟麦。

接舍鸡鸣桃李场,生氂犬吠藩墙侧。

祭社枌榆箫鼓鸣,群农皆醉吏独醒。

群农有酒只自饮,相见不揖亦不迎。

官清事省无鞭扑,县治门前可罗雀。

种柳宁惭目老陶,栽花直欲强潘岳。

父老皆言大尹贤,愿留大尹更三年。

政成入觐不可住,百里盼望心悁悁。

单车就道虹亭曲,卧辙扳辕泪相续。

囊里时无刘宠钱,车旁肯挂时苗犊。

三年俸米鹤同餐,焦尾琴轻古锦寒。

萧然行李可一笑,赢得车中裀面宽。

芙蓉花开亦已谢,十月清霜被平野。

何因欲去更迟留,父老相看不相舍。

黄河近日涨淮流,车到淮阳当换舟。

送行父老在平地,蹙额先作风波愁。

跨淮浮桥有客路,我教儿男送君去。

便从淮右向琅琊,却望丹阳登北固。

北固青山连石城,城南之下是天京。

仙台浮云树万直,帝里旭日千花明。

看花骑马金陵道,金陵行行须及早。

知君富贵心淡然,功名得后亦良好。

宗伯金门奏美除,政须贤令立高衢。

天京到日知安稳,多寄洪州父老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虹县尹陈影明》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描绘了陈影明赴任虹县县尹时的情景与当地百姓对他的深厚情感。

诗中开篇即以“甲寅三月春欲尽”点出时节,引出诗人访求“吏隐”的主题,随后点出陈影明的名声与品行,称其为“太丘之孙”,并赞扬其文章才华与为官之道。接着描述陈影明到任后,迅速改善地方环境,使荒芜之地变为繁荣景象,展现了其治理能力。

诗中通过“桑麻春深满地黑”、“接舍鸡鸣桃李场”等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图景。同时,通过“祭社枌榆箫鼓鸣”、“官清事省无鞭扑”等细节,凸显了陈影明的仁政与清廉形象。

最后,诗中表达了百姓对陈影明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祝福与期待。全诗不仅赞美了陈影明的个人品质与政绩,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治理能力与道德修养的高度关注和期望。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土

敦煌城下沙如雪,敦煌城头无六月。

关西劲卒筑防秋,捷书夜半飞龙楼。

九重下诏徵貔虎,推毂上将开都府。

黄旗卷日大军行,旄头化石夜有声。

敦煌迢迢五千里,十月即渡黄河水。

上将翩翩才且雄,平戎不数贰师功。

叱咤犹在轮台北,匹马已入渠黎国。

左校偏裨晚射雕,倚鞍醉索单于朝。

西山黑风吹堕瓦,霜角吹秋塞垣下。

太平今见远宣威,君往从戎几日归。

幕下文儒兼解武,词林从此耀关西。

形式: 古风

送崔振宗

入幕初抛宪郎粟,芙蓉照水摇红玉。

鹗书迢递吴山云,孤棹夷犹越江曲。

龙江二月千花繁,好客元戎开酒樽。

花前岸帻一回首,应识前朝丞相孙。

形式: 古风

捕鱼图

小孤洲前春水绿,泛湖小船如小屋。

白头渔父不解愁,往来捕鱼湖水头。

得鱼换米纳官税,妻孥衣食长优游。

大儿十三学网罟,小女七岁能摇橹。

江口赛神夜吹角,村边卖鱼朝打鼓。

雨来维梢依古岸,风起鸣榔入长浦。

荻芽短短桃花飞,鳜鱼上水鲥鱼肥。

脍鱼烧笋醉明月,蛮歌唱和声咿咿。

月明在天光在水,但愿年年只如此。

无风无浪安稳眠,湖中有鱼鱼得钱。

形式: 古风

过隋宫故址

伊昔隋家全盛年,周陈部曲按三边。

端门彻夜笙歌合,琪树经春锦绣缠。

经春锦绣何摇漾,别有迷楼九霄上。

连拱飞甍次第开,朱帘绣柱森相向。

楼中美女花葱茏,写翠图黄映晓空。

璧月琼花新态度,临风结绮旧丰容。

碧山萤火光于电,更傍沉香山底宴。

窈窕清歌来梦儿,轻盈妙舞莲花旋。

行乐还来烂熳游,天京移跸望扬州。

高起离宫连凤阙,斜穿汴水入龙舟。

龙舟锦缆映牙樯,玉箫金管切云长。

仙禽自蜕葳蕤羽,野鸟还为鸾凤翔。

棹歌杨柳春风晚,扇影芙蓉秋露香。

芙蓉秋露香飘玉,台榭俄成走麋鹿。

翠华梦断雷塘路,铁马声喧太行麓。

辽东浪死鬼啼道,马上夜游谁度曲。

燕泥时自落空梁,庭草无人随意绿。

繁华堪羡复堪怜,高冢麒麟若个边。

古路斜阳悬木末,寒鸦流水绕村前。

荒基远对唐陵树,断碣犹存大业年。

往事悠悠谁与共,临风为尔一潸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