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三日上之临幸十三日天雨娑罗树子近臣得之以奏献焉十四日诏皇太子诸王同观法会赋迎驾

千骑东华玉辇来,钟山浑胜妙高台。

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

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皇帝亲临法会的壮观场景。首句“千骑东华玉辇来”,以“千骑”形容随从众多,“玉辇”则显皇家尊贵,描绘出皇帝出行时的盛大场面。接着“钟山浑胜妙高台”,将钟山比作妙高台,赞美其景色之美。

“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两句,通过“旌旗”、“宝树”、“楼阁”、“香云”的描绘,展现了法会现场的庄严与祥和。其中“重重入”、“一一开”不仅表现了景物的层次丰富,也暗示了法会的隆重与神圣。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描述了皇帝在法会期间的活动,以及五王作为陪侍的尊荣。这里“仙仗斋从”、“春官诏许”体现了皇家礼制的严谨与尊崇。

“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则表达了近臣对皇帝喜悦之情的传达,以及收获婆罗树子的喜悦。婆罗树子在此可能象征着吉祥与福泽,进一步烘托了法会的祥瑞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明代皇帝亲临法会的盛况,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法会的庄严,同时也蕴含了对吉祥与福泽的祈愿。

收录诗词(7)

夷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山寺

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

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阴舟中

平明饭罢促高梢,撑出五云门外桥。

离越王城一百里,到曹娥渡十分潮。

白翻晴雪浪花舞,绿弄晚风蒲叶摇。

西北阴沉天欲雨,卧听篷韵学芭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金陵行

从古佳丽金陵州,到今城郭枕江流。

埋金往事堕茫昧,含风老树长萧飕。

寒潮喧声响西浦,碧海渺渺天东头。

二水三山涵远景,龙蟠虎踞横高秋。

黄旗紫盖化榛莽,庭花玉树传商讴。

六帝云浮几苍狗,三国角斗真蜗牛。

青山似洛只复叹,神器归隋良可羞。

凤凰何来栖李树,鸥鹭戏浴弥沧洲。

天堑已知徒恃险,地肺只合从仙游。

君不见昔人《黍离》歌宗周,旁徨不去心悠悠。

天荒地老著许愁,日往月来无时休。

霜飞台高柏修修,人谓我歌将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赵千里田家四季图(其一)

桃花浪已深,杨柳风犹弱。

邻曲欣往来,逢迎劝耕作。

健犊不自暇,老农良有托。

共醉社日尊,陶然得真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