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直借古书

五日学作诗,十日学书纸。

书成自称好,对客发微泚。

尔来草书人,作态工侧媚。

譬如老孙娘,不病要儿齿。

我空诗未工,苦瘦如我字。

有诗使人写,适兴聊尔尔。

宿缘喜多学,未用进于技。

试问宜休民,何如觅青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的《寄友直借古书》。诗中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书法和诗歌创作上的追求与困惑。

首句“五日学作诗,十日学书纸”,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初学诗书的情景,暗示了学习过程的艰辛与漫长。接着,“书成自称好,对客发微泚”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完成作品后的自我满足感以及向客人展示时的得意神态,展现了初学者的自信与喜悦。

然而,接下来的“尔来草书人,作态工侧媚。譬如老孙娘,不病要儿齿”几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艺术追求。他批评了那些过分追求形式、姿态的草书艺术家,比喻他们如同老妇人为吸引孙子的注意而故意装嫩。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我空诗未工,苦瘦如我字”两句,诗人转而审视自己的诗歌创作,承认自己的作品尚未成熟,风格也显得过于瘦削。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是对艺术成长过程的深刻理解。

“有诗使人写,适兴聊尔尔”表明诗人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交给他人书写,以求得到不同的反馈和启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

最后,“宿缘喜多学,未用进于技”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对技艺提升的期待,但又不失淡然的心态,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

“试问宜休民,何如觅青李”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似乎是在询问友人,是否应该像寻找青李那样,去追求生活中简单而纯粹的美好事物,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嘲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语言幽默风趣,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白瓷为酒器中作覆杯状复有小石人出没其中戏作以识其事

彼美白瓷盏,规模来定州。

先生文字饮,独酌无献酬。

咄哉石女儿,不作蛾眉羞。

怜我老寂寞,赤手屡拍浮。

子顽不乞火,我醉不惊鸥。

无情两相适,付与逍遥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徐雪冈二首(其一)

我行其偶然,触石五溪渡。

归迷日已暗,有客相与晤。

欣君相与问,酒罢首东路。

坐恨此机失,欲去翻疑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寄徐雪冈二首(其二)

明庚共一天,出没巧相避。

与君别半载,转脚不相值。

君来过故人,我复舍此去。

怅然起遐瞻,云归水东逝。

形式: 古风

秋夜有感

西窗枕清溪,流水日夜响。

孤眠夜无寐,离梦苦摇荡。

自我辞家来,弦月屡下上。

消息不曾真,百念堕滉瀁。

忆昔心气雄,跃跃盛年想。

窥奇故牧储,借重宗橐赏。

山搜富金沙,泽淤耀琨簜。

天池鶱孤飞,昆山纷独往。

下视夸夺子,蠓蠛鸣瓮盎。

区区凡楚争,逐逐臧谷网。

蹉跎改素摽,零落收宿莽。

平生矜与夸,荣为谢外奖。

惟馀不尽心,耿耿犹畴曩。

譬如老猎猃,闻呼齿足痒。

清江三百里,西风飒菰蒋。

明朝溯归舟,鸦轧鸣两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