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夕丽春灯,芳尘似有情。
难随罗袜缓,却逐马蹄轻。
高缕迷鞍浅,低光影镫平。
酒家莫留系,一夜遍都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中灯火阑珊、尘埃随马蹄轻移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色彩。
首句“春夕丽春灯”,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夜中灯火辉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接着,“芳尘似有情”一句,将尘埃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仿佛尘埃也对这美好的夜晚充满眷恋,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难随罗袜缓,却逐马蹄轻。”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尘埃在不同载体上的动态变化。尘埃难以跟随缓慢移动的罗袜,却能轻松追逐快速行进的马蹄,展现了尘埃随风而动的轻盈与自由。
“高缕迷鞍浅,低光影镫平。”进一步描述了尘埃在不同高度的分布情况。高处的尘埃如同细丝般缠绕在鞍上,显得朦胧而神秘;低处的尘埃则与灯火的光影相映成趣,形成平滑而和谐的画面。
最后,“酒家莫留系,一夜遍都城。”表达了诗人希望尘埃能遍布整个城市,让这份美好与欢乐传递给每一个人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流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色,通过尘埃这一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生活自由、流动状态的渴望。
不详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青春曲水湄,芹吐小芽滋。
在野未堪摘,献君知几时。
暖风来燕子,寒食伴棠梨。
一夜休教老,留尖煮鲙丝。
落日挂城角,孤蓬憩水窗。
草长交浦断,潮大入河降。
笋蔌辞乡饭,樱桃过镇江。
吴船夫妇唱,十曲九成双。
山房在何所,宛在水中央。
丹灶泥初湿,红颜药正黄。
菱花归舫乱,荷叶过人长。
一自弹渔鼓,陶陶醉几场。
病久不到此,荒祠草上阶。
阴晴连日异,闽越几年怀。
夜梵潮三丈,春酥雨一街。
梨花无月处,有客醉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