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用智恰如愚,无人辨得渠。
秕糠和月捣,意在脱衣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蹈碓老卢赞》。诗人以独特的比喻描绘了一种智慧的境地。"用智恰如愚",意思是真正的智慧如同愚拙一般,不显山露水,深藏不露,让人难以辨别。"秕糠和月捣",将智者的心境比作捣碎秕糠的动作,秕糠象征着琐碎无用之物,而月则代表高洁的精神追求,通过不断磨砺,去除杂质,提炼出内在的精华。"意在脱衣盂",进一步揭示了智者追求的是内心的净化和超脱,而非外在的赞誉或物质的积累。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智者低调内敛、追求精神自由的品格。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龟證无功,会三归一。各有面子,不欲露出。
咄者髑髅,荒草堆头。敛眉一笑,万壑云收。
鼯鼠声中,颠来倒去。马颔驴腮,不须解注。
金凤初鸣,玉人启户。露冷风高,子归就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