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秋草

野色迥寒芜,冷清清,是处烧痕愁拥。

蝶倦暗魂销,难飞去、瘦影又来荒垄。

黄深翠减,高低一片寒烟笼。

流水池塘,春意冷留取,旧时残梦。

踏青犹记年时,衬马蹄纤软,玉鞭曾控。

远道已凄迷,凉风外、牧笛声声遥弄。

孤丛细袅,芳心暗怯霜华重。

迟暮玉孙归未得,莫遣斜阳西送。

形式: 词牌: 南浦

鉴赏

这首《南浦·秋草》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草木凋零,寒烟笼罩,万物萧瑟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在秋季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野色迥寒芜,冷清清”,开篇即渲染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寒芜(枯萎的草)在秋风中摇曳,透露出季节更迭的痕迹。“是处烧痕愁拥”一句,将火烧后的痕迹比作愁绪,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景观与人内心情感的共鸣。

“蝶倦暗魂销,难飞去、瘦影又来荒垄”,蝴蝶因疲倦而魂销,难以在荒凉的墓地上飞翔,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蝴蝶的哀伤,也暗示了生命终将逝去的主题。接下来,“黄深翠减,高低一片寒烟笼”,黄绿相间的草木逐渐褪色,寒烟笼罩着大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

“流水池塘,春意冷留取,旧时残梦”,即使在寒冷的秋日,池塘中的流水依然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春意,但这份温暖已被寒冷所取代,如同旧梦一般,只能留在记忆中。

“踏青犹记年时,衬马蹄纤软,玉鞭曾控”,回忆起往昔踏青的情景,马蹄轻盈,玉鞭挥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这些美好时光已成过去,无法再重现。

“远道已凄迷,凉风外、牧笛声声遥弄”,远处的道路被凄迷的景象覆盖,凉风吹过,牧笛声声,悠远而哀伤,进一步加深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孤丛细袅,芳心暗怯霜华重”,孤零零的花朵在霜华重压下轻轻摇曳,芳心暗自怯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迟暮玉孙归未得,莫遣斜阳西送”,面对即将来临的黄昏,诗人担心着远方的亲人还未归来,希望不要让夕阳过早地降临,寓意着对团聚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未知的忧虑。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10)

戴延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萼红.秋花

认疏枝。缀轻红澹白,几朵映斜晖。

露洗明妆,霜描冶态,薄暮景色凄迷。

看是处、园荒径冷,抱香须、一蝶梦魂痴。

瘦影偎烟,芳心逗晚,零落谁知。

惆怅西风庭院,便寻幽欹帽,兴减年时。

鬓薄羞簪,樽残倦赏,芳华已是嫌迟。

问此际、零脂剩粉,系金铃、谁更惜芳菲。

只有凉宵蟾月,还照幽姿。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长亭怨慢.秋燕

乍愁入、乌衣庭院。吹冷西风,吴天惊晚。

絮语雕梁,年年飘泊惯销黯。旧巢谁管。

便去也、尚留恋。拂水与梢花,想提起、艳情都懒。

愁绾。更系上红丝,带了香闺新怨。

倦游滋味,销几度、霜浓月澹。

料此后、闲煞斜阳,盼不到、归来双剪。

但悄立黄昏,一桁画帘空卷。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忆旧游.秋寺

记拨云寻径,和叶敲门,琳宇萧寒。

小憩招提境,看衔花鹿瘦,补衲僧闲。

嬉游渐疏裙屐,香火已萧然。

剩宝座灯昏,珠幢尘暗,供养枯禅。流连。

参寥话,合两三秋士,结社分笺。

寂寞经台畔,听一铃吹语,声更凄圆。

折取黄花呈佛,心事冷炉烟。

待送客昏黄,栖鸦轧轧啼正喧。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湘月

清幽池馆,正欣逢俊侣,新剪园蔌。

催合江湖今旧雨,底藉游鳞六六。

酒暖凝香,灯昏灺蜡,霜重团诗屋。

情怀凄恨,醉魂惊听离曲。

夜凉重倚东篱,晚花可惜,欹帽簪黄菊。

廿四桥头明月色,只恋二分蛾绿。

竹韵凉边,梅芬疏处,高会还重续。

暮潮人去,一帆云影追逐。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