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闺情集古(其七)》由明代诗人黎瑜娘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深沉的闺怨之情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上人间两渺茫”,以“天上人间”象征理想与现实的隔阂,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的向往。接着,“天涯一望断人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哀愁放大至极致,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孤独的目光而变得悲凉。
“多情不似无情好,尘梦那知鹤梦长”两句运用对比,表达了对多情与无情的不同看法。多情之人往往因情感的波动而痛苦,而无情之人或许能获得内心的平静。然而,诗人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她认为多情虽苦,却也真实,而尘世之梦与仙鹤之梦相比,后者或许更长久,但前者却更有价值和意义。
“沧海客归珠送泪,坠楼人去骨犹香”这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情感的深度。沧海客归时,以珍珠寄托思念,泪珠中蕴含着深情;坠楼之人虽已离去,但其遗香仍存,象征着爱情的永恒与不朽。
最后,“人生自古谁无死,烈烈轰轰做一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诗人认为,无论是多情还是无情,无论是短暂的尘世之梦还是永恒的仙鹤之梦,最终都会面对生死这一共同的命运。因此,她鼓励人们要勇敢地活出自己的精彩,无论结局如何,都要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