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统阐薪传,洙泗真源今未坠;
儒型垂梓社,沧州精舍此重开。
此联由清代诗人林则徐所撰,用于纪念理学大家朱熹。通过“道统”、“洙泗”、“儒型”、“梓社”、“精舍”等词语,巧妙地将朱熹在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展现出来。
“道统阐薪传”,意指朱熹在传承和发展儒家道统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同薪火相传,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洙泗真源今未坠”,这里以洙泗代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讲学之地,强调朱熹的思想与孔子之道一脉相承,至今仍保持着其原始的精髓和价值。
“儒型垂梓社”,“梓社”通常指祭祀先贤的地方,此处形容朱熹的儒家形象被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如同在梓社中供奉的先贤一样,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和追思。
“沧州精舍此重开”,“沧州”多指隐逸之地,“精舍”则是古代学者讲学或居住的场所。这句话表达了对朱熹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上开创新局的赞誉,仿佛他所创建的学术环境和精神家园再次焕发生机。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高度赞扬了朱熹在理学发展和儒家文化传承中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对后世学术和教育的巨大影响。林则徐通过这副对联,不仅缅怀了朱熹的学术成就,也寄托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学术自由的向往。
不详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八百年寰海昭灵,溯湄屿飞升,九牧宗风荣庙祀;
四万顷具区分派,喜娄江新浚,三吴水利沐神庥。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篇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
乡赋念嘉宾,彩笔昔曾干气象;
持衡留藻鉴,文昌新入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