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摸鱼儿·透风透月两明轩赋新荷》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荷塘的静谧与生机。
开篇“扫千红、已随流去”,以“千红”象征春花的凋零,而“绿云南浦偷换”则描绘出夏日荷塘的清新景象,绿叶覆盖了南岸的水边,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钱钱点点田田样,浮动镜心才满”运用比喻手法,将荷叶比作铜钱,生动地描绘了荷叶在水面轻轻浮动的情景,同时“镜心才满”暗示了荷塘的平静与广阔。
“青盖软。想早畏朱曦、为覆双鸳伴”中,“青盖”指荷叶,这里通过想象荷叶在阳光下为鸳鸯遮阳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接着“全舒尚卷。似龙女笺缄,鲛人帕束”通过类比,将荷叶的舒展与卷曲比作龙女的信笺和鲛人的手帕,形象地表达了荷叶的柔美与变化。
“西湖好,何处罗裙玉腕。采香休道来晚”转而赞美西湖之美,将女子的罗裙玉腕比作采香的场景,既体现了女子的优雅,也暗喻了荷塘的美丽。接下来“粉红未逐薰风嫁,扇底且藏娇面”描绘了荷花未被薰风吹走,依然保持娇羞之态,扇底藏娇面则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娇美与神秘。
最后“珠倒溅。听聚雨声声、谱入歌喉啭。吟骚意懒。任细袅冰丝,低摇翠柄,衣小那堪剪”则是对荷塘雨后的景象的描绘,珠子般的水滴溅起,雨声如歌,吟诵着骚客的诗意。荷叶上的冰丝细袅,翠绿的茎低摇,仿佛是轻盈的舞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荷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荷塘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